選擇適合的蛋白飲品種類
蛋白飲品有多種選擇:乳清、酪蛋白、大豆與植物混合配方等。一般每份含量常見為20–30克蛋白質,乳清吸收較快,適合運動後即時補充;酪蛋白釋放較慢,適合睡前補給;植物性蛋白(如豌豆、大豆)則友善乳糖不耐族群並含更多纖維。根據研究,運動後30–120分鐘內補充20–40克蛋白質,有助肌肉合成與修復,挑選時請注意成分表、糖分與人工添加物。
製作蛋白飲品的步驟指南
1) 準備材料:每份約一匙或20–30克蛋白粉,搭配200–300毫升冷水或低脂乳品(選擇會影響熱量與吸收)。
2) 先加液體再加粉:這樣能減少結塊,攪拌或搖晃約20–40秒讓粉末充分溶解。許多品牌標示適溫範圍,避免用過熱的水以免影響蛋白結構。
3) 調整口感與營養:可加入水果泥、燕麥或堅果奶增加纖維與風味,但記得控制總熱量。若想更綿密,使用攪拌機打冰沙效果更好。蛋白飲品的每個步驟都有科學基礎:適當溶解提升吸收效率,搭配碳水化合物可促進胺基酸輸送至肌肉。
蛋白飲品的最佳飲用時間與效果
運動後30–120分鐘為常見黃金窗,乳清在此時補充能快速提供胺基酸;睡前則可選擇酪蛋白以支持夜間修復。有研究指出,將蛋白飲品分散於全天攝取(例如早餐、運動後與睡前)能穩定氨基酸供應,對維持肌肉量有正面效果。為增加娛樂性,不妨嘗試變化配方:蛋白咖啡、果昔或低糖布丁式飲品,既美味又實用。最後,依個人目標與體況調整攝取量,必要時諮詢營養師,讓蛋白飲品成為既科學又有趣的日常活力補給。